#热点新知#都说养儿防老,可75岁的黎彼得大概没料到,自己养的不是防老的"靠山",而是个37岁还赖在家里的"大男孩"。这位写过张国荣《Monica》的金牌填词人,如今不是在录音棚里找灵感,而是对着手机镜头拍短视频赚生活费,身后还跟着个等着"投喂"的成年儿子。
说起来黎彼得也算香港乐坛的传奇人物,笔下的歌词陪着几代人走过青春,《唐伯虎点秋香》里那个摇头晃脑的私塾先生更是成了经典。可谁能想到,这位在荧幕上教育别人的老戏骨,在自家儿子面前却屡屡"破防"。早年离婚后他又当爹又当妈,总觉得对孩子亏欠,工作再忙也想把最好的给儿子。
为了让儿子有个正经出路,他曾咬咬牙掏出十几万,送孩子去南京学中医。本以为这是给儿子铺了条光明大道,结果人家上课比约会还随意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最后连毕业证都没捞着就卷铺盖回了香港。这下可好,中医没学成,倒把打游戏的本事练得炉火纯青,成了家里的"全职游戏玩家",白天黑夜对着屏幕"征战沙场",信用卡账单却像雪球似的越滚越大。
展开剩余49%等到黎彼得发现时,儿子已经刷爆了十几万信用卡。老爷子没辙,自己咬着牙一点点还清债务,转头想教育两句,看着儿子低头不语的样子又心软了。可他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,今年初先是流感中招,接着肾病又找上门,两次住院瘦了十几斤,出院时腰都直不起来。更糟的是,以前靠着刘銮雄资助的医药费断了来源,75岁的老人只能拖着病体拍短视频谋生,赚来的钱一半填自己的药罐子,一半给儿子当生活费。
不过要说这儿子完全没良心也不尽然。黎彼得住院时,他会记得点外卖送到病房,还特意选了老爷子爱吃的烧腊饭;出院后也会陪着去医院拿药,虽然一路上还是低着头刷手机,但总算肯迈出家门。爷俩的关系就像老香港的茶餐厅,吵吵闹闹却也离不开彼此,只是这"饭票"的担子,始终压在长辈肩上。
被问起儿子的未来,黎彼得坐在镜头前苦笑:"我走了之后啊,他大概只能去睡天桥底喽。"话虽这么说,眼里却藏着不舍,"不过饿不死,公屋还是能申请的。"这大概就是天下父母的通病,哪怕嘴上把孩子损得一文不值,心里还是盘算着他的后路。
如今的黎彼得,一边和肾病较劲,一边和短视频流量"死磕",偶尔还要提醒儿子按时吃饭。有人说他溺爱,有人替他不值,但老爷子总说:"好歹是自己的娃,总不能真不管。"只是这养娃的"KPI",怕是要写到人生最后一页了。
发布于:山西省盛宝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